◇◆◇◆◇◆◇◆◇◆◇◆◇◆◇◆◇◆◇◆◇◆◇◆◇◆◇◆◇ 中国書籍過眼録-精品簡介 20240405 ◆◇◆◇◆◇◆◇◆◇◆◇◆◇◆◇◆◇◆◇◆◇◆◇◆◇◆◇◆ 1. 《三字経》古本集成 本書匯集了国内各大図書館及日本所蔵明代至民国時期《三字経》珍稀古 本18種,全書内容分両部分,上巻是対18種古本全文影印;下巻為18種古 本《三字経》的点校排印本。各本按年代順序編排,毎種版本前加”編者 按“,交代版本来歴,介紹作者概況、評述内容特点。 2. 敦煌懸泉置遺址:1990-1992年田野発掘報告(全2册) 本書是両漢絲綢之路(甘粛河西段)敦煌郡效谷県懸泉置遺址 1990-1992年田野考古発掘報告。内容包括遺址発掘和各種器物的出土情況。 懸泉置遺址的考古工作主要是対塢院四周塢墻、東北和西南角楼、塢院内建筑、 塢院東門外建筑、塢院外南側馬厩建筑、塢院外西部灰区堆積等遺址遺迹的発掘。 出土器物以大量簡牘文書為主。通過上述工作,首次掲示出漢代郵驛伝舎建筑的布局、結構, 並獲取了有関郵驛制度的大量文献資料,対研究漢代考古和漢代絲綢之路具有重大意義。 3. 王国的背影:吐谷渾慕容智墓出土文物 本書内容分為:陶器、金属器、漆木器、絲織品四部分。所收包含:陶双 耳罐、彩絵鼓腹罐、彩絵双耳罐、騎馬撃鼓俑、風帽俑、女俑、文官俑、 [liu2]金銀馬具、銀帯扣、三角形[liu2]金銀帯飾、[liu2]金銀杏叶、金 [die2]帯鉈尾、金[die2]帯帯扣、金銀餐飲器具、圓形蓮花紋銀盒、木武 士俑、木鎮墓獸、木双髻女俑、木半身男俑、木玄武、漆盤、折腹漆碗、 漸変藍色菱格紋羅被、黄地大象紋錦荒帷、棕地鸞鳥紋錦被、黄地碎花紋 錦褥、土黄色団[ke1]紋綺襪等。彩色図文本。 4. 青海都蘭哇沿水庫2014年考古発掘報告 為配合都蘭哇沿水庫工程建設,2014年,経国家文物局批准, 受青海省文物管理局(現為青海省文物局)委托, 由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完成哇沿水庫建設工程区域内的考古発掘工作。 本次総発掘面積7695.5平方米,発現房址10座、竈43个、灰坑14个、墓葬26座、殉葬坑5座、 寺院建筑基址1座,出土陶、石、鉄、銅、木、琉璃、骨、角質各類器物近700件。 除寺院建筑基址為近現代遺存,其余遺迹均属唐代吐蕃時期遺存。 此次発掘全面反映了該地区古代人類的生活、宗教和喪葬習俗。 5. 隴東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調査研究:以田園子石窟、薛李石窟為中心 本書是対甘粛隴東地区蒲河流域最新発掘出土田園子石窟和調査新発現的薛李石窟、 柳州城石窟及申家山石窟等几処石窟寺遺存的考古報告。 基于伝統石窟寺考古方法,運用数字化模型重建的技術来記録石窟寺, 綜合展現石窟寺建筑和仏教芸術的内容,並通過対相関石窟寺遺存及出土仏造像的対比研究, 従宏観上探討蒲河流域石窟及造像仏教芸術的交流和伝播及絲綢之路東段北線上古道支線交通等問題。 6. 唐五代志怪伝奇叙録.増訂本(上中下) 本書所叙為唐世及五代十国之文人単篇伝奇与志怪伝奇集。叙録内容包括 作者、著録、版本、流伝、篇目之考辨及影響、評价等。重在鈎稽資料, 条疏源流,辨証真偽,発明得失。毎篇叙録以書(篇)名、巻数標目,名称 多有[qi2]異,則酌以早出或可信者為准,別称則于正文首段著出。書(篇 )名後所標巻数,皆見于著録或有版本可征者,巻数有[qi2]亦酌取一説。 増訂本比原先的版本更為翔実,篇幅上也有很大的増加,其中百分之八九 十都経過改動。横排繁体字。 7. 明代則例輯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庫 唐、五代、宋、元則例沿革考; 明代典例法律体系的初創与洪武朝則例的頒行; 明代典例法律体系的確立及《明会典》所載則例; 《明実録》所載則例考述; 銭法、鈔法則例; 法典、法律和官修典制専書散見則例輯佚; 清代則例纂修要略。 8. 渭崖文集(全6册)-西樵歴史文化文献叢書 本書為霍韜的文集,最初由霍韜子霍与瑕、霍与刊刻于嘉靖三十二年(15 53),共十五巻附録一巻。巻一至巻六為奏疏;巻七收序六十八章;巻八 收記三首、跋五首、説一首、伝四首、碑銘九章、状四章、祭文二十六章; 巻九收書八十一章;巻十為霍韜的詩作;巻十一為吏部公題二十八道; 巻十二收吏部奏行等;巻十三為南京礼部公行九十四件;巻十四收南京礼 部公行及家訓前編等;巻十五為家訓後編。附録為霍与等与[xian3]桂奇之 論辯語。影印本。 9. 《西遊記》插図萃編-第1輯(全2册) 選取国家図書館蔵明清至民国時期14種《西遊記》珍稀版本,対其插図進 行統一的提取、整理,以影印的方式呈現,用以豊富《西遊記》相関的研 究史料文献、推動学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10. 庚子事変手札整理 《庚子事変手札》原件收蔵于内蒙古巴彦諾爾市図書館,最早著録于《内 蒙古古籍書目》。共收録1900-1901年間庚子随鑾西行官員及逃離北京官員 給留京官員張亨嘉的信件,一百余通。渉及八国聯軍軍事動向,朝廷与官 員言論動向,清廷対聯軍的態度,奕[?]、李鴻章等議和情形,戦乱下京 津残破与各地混乱情況,人事関系等方面。内容包括:徐致張亨嘉信札、 紹昌致張亨嘉信札、鄭[yuan2]致張亨嘉信札、張亨嘉致陳璧信札等。彩色 插図本。横排簡体字。 11. 漢語古文字字形表 本書是收録古文字字形的工具書。該書共十四巻,以《説文》部首為序, 分殷代、西周、春秋戦国三欄排列,共收甲骨文、金文和戦国文字的字頭 3000个左右,共有形体1万多个。此次出版,重新排印了書中的注釈文字, 並修補、訂正了書中的模糊、錯誤之処。書後附有検字表、引用参考書目 及張亜初先生所作《漢語古文字字形表》訂補。釈文為竪排繁体字。 12. 趙孟[fu3]再研究国際学術研討会論文集 “荷叶皴”与“自写小像”:趙孟[fu3]両則絵芸創新浅論; 周密与趙孟頬交遊問題瑣議:兼論元初《保母志》的鑑蔵熱潮之成因; 由台北故宮博物院蔵《重江畳嶂図巻》:談趙孟[fu3]対北宋平遠山水的継承与創新; 中日美術界筆墨観差異之探源:従趙孟[fu3]和牧溪在日本画壇的不同際遇談起; 苦心孤詣承漢統:趙孟[fu3]的復古主義和漢文化在元朝統治下的沿承。 13. 楓下清芬:篤斎蔵両罍軒往来尺牘 呉平斎的友朋書札所渉人物,名頭有大有小,无関品味,却大抵可以分成 両類:李鴻章、何桂清、薛煥、王有齢、張富年等,所言皆兵事政務;勒 方、沈秉成等,則更多些士人風雅。一武一文,一張一弛,透過紙背箋痕 墨迹,彷仏依稀能看到呉雲両張不同的面孔。本書收入未公開呉雲往来尺 牘90通,其中友朋書札47通,呉雲書札43通。渉及李鴻章、呉大澂、汪鳴 鑾、陳介祺、陸心源等28人。[ling4]有致三儿呉承[lu4]的家書。所有尺 牘均原大、原色影印。 14. 《太平聖恵方》校注(1-10)-中医名家珍稀典籍校注叢書 《太平聖恵方》編刊于宋代,従太平興国三年(978年)開始編修至淳化三 年(992年)成書。全書共100巻,分1670門(類),收編医方16834首。包 括脉法、処方用葯、五臟病証、内科、外科、骨傷、金創、胎産、婦科、 儿科等。在編著体例上闡明詳述診脉及辨陰陽虚実諸法,次列処方,用葯 基本法則,理、法、方、葯倶全。《太平聖恵方》收集宋以前歴代医家的 学術思想、治症経験、用葯特点,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北宋初期以前医学発 展的水平。 15. 海洋史研究-第19輯 本書所收包括:菲律賓群島的華人-一个地方性社群的全球投影;中国女性 与海(11-20世紀初);清代私絵海陸合一的全国総図-黄千人《大清万年 一統天下全図》及其譜系;《新訳中国江海険要図志》対英版海図的改絵; 民国地図中的海権意識評述;明初中日仏教交流与朝貢関系;不知火海 的渡唐船-戦国時期相良家族的外交与倭寇;琉球的進貢-元明時期江南海 貝的来源;17、18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対華檀香木貿易研究;探尋越南歴 史的主体叙事等。 16. 中国鼠疫生態結構 鼠疫是鼠疫耶爾森氏菌感染導致的烈性伝染病,具有病死率高、伝染性強 的特点,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国共発現12種類型的鼠疫自然 疫源地,這些疫源地都有自己相対固定的宿主、媒介和生態因素。本書根 据不同類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全面解析中国12種類型鼠疫自然疫源地在 病原、宿主、媒介、海拔、降雨量、气温、土壤和植被等特征,従生態学 角度対中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進行系統梳理,探討了鼠疫在中国的伝播、流 行及保存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