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書籍過眼録-精品簡介 20180530
◆◇◆◇◆◇◆◇◆◇◆◇◆◇◆◇◆◇◆◇◆◇◆◇◆◇◆◇◆


1. 中国歴代官制大辞典(修訂版)
記録中国歴代職官制度廃置沿革的大型工具書。收録20000多詞条,内容渉 及中国古代官制信息的方方面面。本書1994年曾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此次 修訂,適度増刪:増補了若干必須増補的新条目(例如厂臣、上等司、王相、 公主府家令司、右谷蠡王、右柱国等),刪除了部分立目不当的詞条(例 如左右光禄大夫、左右柱国、左右翼世職官学総理大臣、四将軍等),補正 了部分条理不[gou4]清楚或内容有厳重缺陷的詞条。

2. 百年中国法律史学論文著作目録(上下)
本書收入19世紀末至2010年一百年来,在各種中文報刊、論文集上発表的 中国法律史論文及公開出版的中国法律史図書目録計24100余条。毎条目包 含的信息分別為:報刊和論文集発表的論文(論文名称、作者、報刊名称、 期次和出版時間,如為論文集,則標明出版社及出版時間)、博士和碩士論 文(論文名称、作者、導師、専業、学校、畢業時間,博士後出站報告編入 “博士論文”類,並標明成果形成時間)、法史図書(書名、作者或編者整 理者、出版社及出版時間)等。

3. 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11輯
日蔵古抄本《文筆眼心抄》真是偽作?; 哈仏燕京図書館所蔵日本経学家平賀晋民《詩経原志》稿本; 成任《太平广記詳節》之編選特色及其意義; 越南《洪徳版図》制作年代考;南宋送別詩集《一帆風》成書考; 《参天台五台山記》校点商?。

4. 二十五史芸文経籍志考補萃編-第15巻-隋書経籍志考証(全4册)
《二十五史芸文経籍志考補萃編》收録二十五史中的芸文志或経籍志及其 在宋代至民国間的考証、注釈与補遺之作,收録清代至民国間補撰的各朝 芸文志或経籍志,收録宋、明、清三朝的国史芸文志或経籍志,毎一種都 作了標点、校勘。本書為第15巻《隋書経籍志考証》,分経史子集四部, 其中経部包括易、書、詩、礼、楽、春秋、孝経、論語、異説、小学十類; 史部包括正史、古史、雑史、覇史、起居注、旧事、職官、儀注、刑法、 地理、譜系、簿録等十三類。横排繁体字。

5. 先唐叙事文学故事主題類型索引(附光盤)
本索引参照国際民間文学領域通用的“AT分類法”,重新進行分類和編号。 全書共分天地、怪異、人物、器物、動物、事件六類。毎个故事単元包 括編号名称、故事梗概、主題詞、出処与参考文献、相関類型索引等五項, 其中的“主題詞”系該故事中的核心詞語,主要指該故事中的主人公、 事件地点、器物、主要動作等詞語。所附光盤中附有従数千種古籍文献中 検索出来的含有該主題詞的文献材料。附《索引目録》。

6. 新元史(全10册)(精装)
本書以《元史》為底本,参考蒙漢文《秘史》、《蒙古源流》、《蒙韃備 録》、《黒韃事略》、《親征録》、《西遊記》、《契丹国志》、《大金 国志》、《西夏書》、《平夏録》、《昭忠録》、《北巡私記》、《庚申 外史》、《経世大典叙歴》、《元典章》、《廟学典礼》、《中堂事記》、 《明実録》、《東国通鑑》、《高麗史》、《元寇紀略》、《成吉思汗 実録》、《元史訳文証補》、《蒙古氏族表》、《西域銭譜》等史料,並 吸收《多桑蒙古史》、《蒙古全史》等西方元史研究成果。竪排繁体字。

7. 北方王門集(全2册)
“北方王門”指明代中後期北方地区的王(陽明)後学,有些不同于南方 王門的学術創見。本書為明代中後期北方地区較為重要的几位陽明後学的 著作結集。包括穆孔暉的《大学千慮》一巻《玄庵晩稿》二巻、尤時熙的 《擬学小記》六巻《続録》七巻《附録》二巻、孟化鯉的《孟雲浦集》八 巻、張信民的《印正稿》六巻、張後覚的《張弘山集》四巻、趙維新的《 感述録》六巻《続録》四巻、楊東明的《山居功課》十巻《青瑣[jin4]言》 二巻。竪排繁体字。

8.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第1巻-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漢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按中国古代建筑発展過程,全面系統地描述了中国古 代建筑的歴史。按照歴史年代順序編写,分為五巻。捜集了豊富的建筑考 古資料,並対這些遺迹進行細致的描述与分析;广泛深入地発掘了古代文 献;探索建筑的内在規律,体現了深湛的建筑史学観点,並増加了以往研 究所不太注意的建筑類型;対建筑復原進行了深入探索;近5000幅的図片。 本書為第一巻,着重介紹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漢等朝代的建筑。 黒白插図多幅。

9.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2版)-第3巻-宋遼金西夏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史》按中国古代建筑発展過程,全面系統地描述中国古代 建筑的歴史。対捜集的豊富的建筑考古資料進行細致的描述与分析;广泛 深入地発掘古代文献;探索建筑的内在規律,体現了深湛的建筑史学観点, 増加了以往不太注意的建筑類型;対建筑復原進行了深入探索;近5000 幅的図片。本書為第三巻,描述了中国古代建筑進一歩規範化、模数化, 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発展的高峰時期,包括宋、遼、金、西夏時期的建筑。 黒白插図多幅。

10. 詩与它的山河:中古山水美感的生長-文史新論
本書以新的観察角度和理論進路,対中国中古詩歌文本進行了大胆探索, 旨在動態地観察中古詩歌中山水美感話語的生長。追溯了上至謝霊運被貶 至永嘉的永初三年(422),下至白居易于洛陽謝世的会昌六年(846)這 424年間,最重要的十五位書写自然山水的詩人:謝霊運、鮑照、謝[tiao 3]、江淹、何遜、陰鏗、孟浩然、王維、李白、杜甫、韋応物、元結、柳 宗元、韓愈、白居易,各有側重,従多方面探討了中国詩歌呈現大自然的 審美維度和价値取向。

11. 中州音韻 中原音韻講疏-近代散佚戯曲文献集成.理論研究編(9)
本書收録的是佚名著的中国古代重要的韻書《中州音韻》和汪経昌的《中 原音韻講疏》。《中州音韻》巻首有十九韻目,用字、排列与《中原音韻》 相同,毎韻下按声調分為几个部分,与《中原音韻》相比,本書也具有 一定的独特之処。《中州音韻講疏》則是一部音韻研究著作,書中対《中 原音韻》有很多詳細的講解与考訂。竪排繁体字。

12. 无著道忠禅語考釈集録与研究
无著道忠是日本禅宗史上首屈一指的学問家,留下了374部共911巻巨著, 包括《葛藤語箋》《禅林象器箋》《(虚堂録)犁耕》《(江湖風月集) 解》《金鞭指街》等,几乎毎部著作都包含有対漢語禅録詞語的考釈。本 書詳尽地介紹无著道忠禅語考釈成就及其禅語考釈著作,以无著道忠数十 部禅語考釈著作為様本,選取其中部分加以点校,集録无著道忠部分禅語 考釈,分析其禅語考釈体例,利用无著道忠的禅語考釈成果,重点考釈唐 宋禅録部分疑難詞語。

13. 《雑阿含経》校釈(全8册)
本書校釈:編類補佚、勘訂足本。依玄奘、義浄等訳典所記体例,重編類 目、還原巻次;以《高麗蔵》為底本,《房山石経》、《趙城蔵》等近十 種刻本為校本,輔以漢巴経論,校勘全文;由巴利本訳補両巻佚経。漢巴 精対、以古注古。南以巴利三蔵,北以本母、阿含異本、有部阿毘達磨、 有部律書等文献,互参匯注,不避不漏,集為詞典。南北相較、証其同源。 深入比較研究漢巴早期経論,増改対経,記録証据,顯示南北阿含実出 同源。横排繁体字。

14. 秦腔故事
本書以“読故事,听秦腔”為主旨策劃思路,以新媒体融合出版為呈現方 式来伝播秦腔文化、普及秦腔知識。通過通俗故事講説,与図像、音頻、 視頻与戯曲故事的演繹相結合,形成可視、可听、可読性強的風格特点。 選取伝統経典秦腔劇本30篇,毎篇都分為背景介紹、劇目導読、精彩故事、 劇目評价、観賞要点、掃碼賞戯等欄目。

15. 認知心理学(第6版)
本書作者在30多年里,対不同類型学校的数百个班級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観 察和研究,対小学生的課堂行為表現及其原因做了細致的分析。作者既系 統地介紹了課堂管理的基本原則与方法,又探討了針対不同問題情境的課 堂管理策略;既有対理論方法的闡述,又有対具体案例的評析。有助于小 学教師了解小学生的課堂行為和心理特点,全面掌握課堂管理的方法与技 術,有效応対学生的各種問題行為,軽松破解各種課堂管理難題,大幅提 高教学效率。

上一期



Copyright (C) 1999-2016 Frelax ShuC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