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書籍過眼録-精品簡介 20180411
◆◇◆◇◆◇◆◇◆◇◆◇◆◇◆◇◆◇◆◇◆◇◆◇◆◇◆◇◆


1. 孔子集語校注(附補録)(全3册)-新編諸子集成続編
本書在慎選版本的基礎上,吸收歴代研究成果,対《孔子集語》、《孔子 集語補遺》、《孔子集語補遺商正》進行校勘,択要注釈相関字詞、事典 等。全書主要由孔子集語十七巻正文、補遺十二種、附録二種組成。十七 巻正文以孫星衍所輯為主干,毎巻之末附王氏補遺、李氏商正,並列“新 補”一条,以補三家所缺。補遺十二種包括馬王堆帛書、郭店竹書、上博 簡、定州漢簡、阜陽漢簡等出土文献以及《左伝》、《史記》、《孝経》 等伝世文献。竪排繁体字。

2. 白話太平广記(全五巻)
本書編纂于宋太平興国二年,采[zhi2]宏富,引用書約400種,自漢、晋至 宋初的野史小説,以及釈蔵(仏教経典)、道経的某些篇章均得收録,按内 容性質分成92類,55部,包括神仙、女仙、異僧、報応、征応、定数、夢、 神、鬼、妖怪、精怪、再生、龍、虎、狐等部,[ling4]有雑伝記9巻。 以1959年中華書局版汪紹楹先生校点鉛印本為底本編訳。横排簡体字。

3. 中国蘇軾研究-第8輯
本輯收録了蘇軾生平及創作考証、詩詞文作品研究、文芸観闡釈、思想及 文化考察等方面文章近30篇,展現了学界蘇軾研究的最新成果。其中部分 篇章来源于“紀念蘇軾葬[jia2]915周年曁全国第21届蘇軾学術研討会”( 河南平頂山学院2017年8月23日-24日)提交的優秀論文。

4. 《天盛律令》与《慶元条法事類》比較研究-西夏文献文物研究叢書
本書通過比較《天盛律令》与宋代法規中的相関内容,研究西夏与宋行政 法規的異同,重点考察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考察《天盛律令》的淵源及 流変問題;二是比較研究西夏与宋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構的設置及職掌問題; 三是従細処着手,重点考察西夏与宋官制体系的異同,力争改変学界過 去一提西夏官制時就用“其設官之制,多与宋同”来概括的語焉不詳的情況。

5. 清代的外交与外交礼儀之争(上下)
本書主要関注清代中外外交礼儀之争,同時兼顧中国近代的外交問題,力 図以歴史発展的眼光,従近代世界的宏観格局,客観認識中外関系及外交 礼儀的冲突与論争,分析了中国外交和外交礼儀的近代化以及従隔膜、冲 突,到逐漸融合的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6. 林則徐看見的世界:《澳門新聞紙》的原文与訳文-新民説.晩清稀見中外関系史料叢書
本書作為近代中国人開眼看世界的歴史性訳作,記録了近代中国開明的士 大夫通過新聞伝播与翻訳来溝通中西、探索世界的過程;従本書可以知悉 中英鴉片戦争前夕互探情報、民間交流与官方往来的状況;首度還原《澳 門新聞紙》的英文原文;在中英激烈冲突中産生的《澳門新聞紙》,是林 則徐作為欽差大臣主動放眼看世界的結果,象征着晩清之際士大夫官僚階 層探索世界的開端;渉及近代中国翻訳史、新聞史、中外関系史及鴉片戦 争研究等重要論題。

7. 广州十三行行商潘振承家族研究(1714-1911)
本書従家族史的視角対行商家族的儒商化現象進行了研究,掲示了潘振承 家族由商而儒成為書香世家的歴程,以翔実的史料対家族成員在経済、文 化上的貢献進行解読。密切関注潘氏家族従商業世家向儒学世家的転変; 従諸多方面論証了潘氏家族儒学化的表現;广泛捜集了潘氏家族的文献, 結合実地調査和訪問,論述有理有据;梳理了家族聯姻的線索,並対家族 女眷的史事做了較為詳尽的考釈,論証了行商間的聯姻対商行的穏固発展 的重要作用。

8. 清工部《工程做法則例》注釈与解読
《工程做法則例》是由清政府頒布的関于官式建筑通行的標准設計規範, 原書封面書名為《工程做法則例》,而中縫書名為《工程做法》,因為由 清朝工部頒布,所以也称《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全書共七十四巻,刊行 于雍正十二年,是継宋代《営造法式》之後官方頒布的又一部較為系統全 面的建筑工程専業図書。本書以《工程做法則例》為基礎,以“原著+難点 注解+原典図説”的形式,配上原著提及的相関建筑実景図和建筑結構示意 図片。彩色插図本。

9. 江西歴代進士総名録
《江西歴代進士全伝》以県為単位,以年代為排序,全面采集江西進士的 伝記資料。全書以地域(行政区劃以清末為准)分巻,毎巻按年代(科分) 来編撰進士伝記,它是対所有的文献資料包括各種史志碑銘人物伝記等 進行了竭沢而漁式的捜集後対各種資料進行比勘校対補充考訂而成的江西 歴代進士伝記大全。《江西歴代進士全伝》書末並附有江西歴代進士総名 録及索引。《江西歴代進士総名録》即由《江西歴代進士全伝》書後所附 総名録編成。

10. 海洋史研究-第11輯
本書探討了宋代以後潮州窯外銷磁生産及在日本福崗考古遺址発現的潮州 窯産品,近代潮州磁商与東南亜潮磁企業,近代“海洋亜洲”重要海港城 市的廃婢運動、潮汕地区基督教伝播与信教婦女問題,馬六甲明遺民李為 経(1614-1688)与華人社群公共記憶的建構,16世紀至現代中菲貿易的興 衰歴程,清代海関史与粤海関、“广州制度”等問題,拓展了海洋史研究 的新領域,対一些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反映了国際海洋史研究的新趨 向与新水平。

11. 中国美術制度与美術市場
本書主要内容分為上下両篇。上篇従“人”的角度観照美術制度,馬克思 説:“人是社会関系的総和”,人的角度同様也是社会学的角度。下篇従 “物”的角度観照“美術制度”。物的讓渡是否経由平等自由的貨幣交易 是判断市場和非市場的重要標准。下篇主要是従経済学角度思考美術制度。

12. 言語声片(影印本)(巻一、巻二)-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釈与研究
《言語声片》是一部漢語教材,是観察19世紀漢語本体面貌和漢語教学情 況的珍貴資料。教材内容包括16張唱片和両巻課本。16張唱片均由老舎発 音。前15張唱片録了30篇課文,毎張唱片録両課。第16張是作為序篇的発 音練習,録有伊索寓言《酸葡萄》和《紅楼夢》第25回片段。課本是羊皮 封面,課文的漢字系老舎毛筆手書。教材内容特点 :循序漸進的教学理念; 精選語料“一物多用”;听説優先,読写結合;口語特色,話題編排。 影印本。

13. 官話類編(全2册)-早期北京話珍本典籍校釈与研究
本書包括初版前言、第二版前言、目録、引言、凡例、序、致学習者之建 議、課文和附録九个部分。特点:是一部実用的官話口語課本;以課文為 核心組織教材,将語法、詞匯要点融入課文;注釈和附録内容豊富;対早 期北京話語音、詞匯、語法面貌的描写更為精准。价値:展示了南北官話 的語言面貌,為研究南北官話提供了有价値的語料;為早期北京話研究提 供一些実証;為国際漢語教材的編写提供借鑑。為保存原貌,今以影印加 導読的形式出版。

14. 戴敦邦画老上海匯本
本書是戴敦邦的老上海社会風情配文人物画册。画風細致地描絵了老上海 百年歴史和各个時代的社会生活場景。全書分特色小吃、小百姓和百多図 三類。戴敦邦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家,其作品多以古典題材及古装人物入画, 所作題材气魄宏大,筆墨雄健豪放,形象生動伝神。彩色図文本。

15. 民間金融合約的信息机制-来自改革後温台地区民間金融市場的証据
本書試図通過対个人間直接借貸、合会和民営存款類金融机構三類民間金 融合約不同信息机制的分析来理解這三類民間金融合約的替代与並存現象。 作者用信息匯聚机制解釈為什麼有人通過合会合約而不是多个个人間直 接借貸合約向多人借銭;用信息隠瞞机制解釈為什麼合会特別是標会有時 候会発生大規模倒会的現象;用政府信用信号発送机制解釈改革後温台地 区民営存款類金融机構的興衰成敗。附:標会現金流分解及対一種標会套 利可能性的証明。

上一期



Copyright (C) 1999-2016 Frelax ShuC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