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書籍過眼録-精品簡介 20120615
◆◇◆◇◆◇◆◇◆◇◆◇◆◇◆◇◆◇◆◇◆◇◆◇◆◇◆◇◆


1. 宋宰輔編年録校補(全4册)
本書共20巻,以皇朝世系劃分巻帙。其中高宗朝為3巻,仁宗、神宗、哲宗 、徽宗、孝宗朝各為2巻,太祖、太宗、真宗、英宗、欽宗、光宗、寧宗朝 各為1巻。起于北宋太祖建隆元年,迄于南宋寧宗嘉定八年,記載了両宋十 三朝二百五十余年間宰相、執政大臣的任免情況。編写体例以年月日為経 ,以人物事迹為緯。以後出之《敬郷楼叢書》本為底本校補,采用新式標 点断句。校証包括文字校勘与史実証誤等内容。附《人名索引》等。 竪排繁体字。

2. 正蒙合校集釈(全2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庫
本書《正蒙》17篇共分為512章,章数与伝世諸本稍有差異。系匯合《正蒙 》南宋、明、清等11个不同版本加以校勘,捜輯南宋、明、清19種《正蒙 》旧注加以集釈,並通過按語形式在校釈和義理等方面加以研究的学術著 作。体例框架由六个部分組成:一解題,二合校,三征引,四集釈,五按 語,六附録。其中,“合校”、“集釈”、“按語”是全書的重点部分。 《正蒙》底本選用南宋鳴道本。附:《本集釈選輯正蒙歴代注本目録》等。 横排繁体字。

3. 宋遼金元方志輯佚(全2册)
本書輯録宋、遼、金、元失伝方志之佚文,伝世方志不收。依循梁啓超、 李泰?、張国淦的方志思想,将与郡県志相輔相成的総志納入方志範畴。本 書編排,首為総志,郡県志以現行省為単元組合。佚志書名及其撰人,依 据目録学家著録,或据佚文所署。書名下作一解題,簡介其撰人、目録学 家之著録、政区之治所与領轄範囲等。内容多引用《輿地勝覧》、《方輿 勝覧》、《大元混一方輿勝覧》、《資治通鑑》、《永楽大典》等。 横排繁体字。

4. 夢窗詞匯校箋釈集評(上中下)-浙江文叢
呉文英,字君特,号夢窗,南宋著名詞人。本書收録夢窗詞三百四十首。 以《?q村叢書》本(朱三校本)為底本箋釈。逐句推求,逐字注釈,箋釈 的序号大体以韻為単位,詞中毎个標点符号隔開者(包括頓号)均算一句 。箋首一般包括詞作的編年考訂,難[dong3]的、有[qi2]義的作品的詞旨 提示,釈読方法提示等。首条箋釈一般作題中的人事、職官考訂。力争糾 正前人缺失,尽量解答以往夢窗詞解読過程中留下的疑難問題。 附《夢窗詞総評》等。竪排繁体字。

5. 北堂図書館蔵西文善本目録(英文版)
北堂書是指国家図書館接收、保存的原北京西什庫教堂図書館的外文蔵書 。這些書在歴史上分属北京東、南、西、北四个教堂和外省教堂和个人, 約為3663種,5144册。“前言”介紹目録編纂的縁起和経過;“史略”梳 理了蔵書的来源和現状,是目前追踪北堂書源流的主要依据;“目録”部 分著録項目完整,包括:著者、著者生卒年、書名、出版者、出版地、出 版時間。附録項目包括:頁数、尺寸、題記、簽名、印章等,部分稀見図 書附有書影。

6. 晩清碎影-湯姆.約翰遜眼中的中国
1868-1872年間,中国風雨飄揺的満清王朝正処在孕育着巨変的前夜。蘇格 蘭攝影師約翰.湯姆遜用相机客観地、真実地、芸術性地記録下十九世紀中 後期的中国社会面貌。本次展出的150幅照片,涵盖了風光、人物、建筑、 家庭、市井各个角度,這些珍貴照片具有双重的史料价値,不僅是那个時 代中国人文景観的見証,讓人們従不同的側面了解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歴史 和文化,同時也是展示早起攝影技術水平的重要資料。 黒白図文本,中英文対照。

7. 清代南部県衙档案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庫
《清代南部県衙档案》,簡称《南部档案》,是清代四川省南部県官衙形 成或保存下来的清朝文書,共計18186巻,84010件。其内容渉及清代的政 治、経済、軍事、外交、司法、教育、文化、衛生、宗教、科技等各个領 域。本書較為系統而全面地論述了《南部档案》的形成、現状、整理、内 容和价値,並以此為文献支[cheng1],分四編研究了清代州県官衙設置、 南部県的基層組織、南部県的教官及勧学所、南部県的婚姻与社会等専題。 附《参考文献》。

8. 海国図志.2011年版(全4册)
本書以清道光壬子(1852)古微堂重刊定本為底本,参校道光甲辰50巻本、 道光丁未60巻本等,除有較大差別而又无法判定其真偽外,本書原則上不 作校勘記,対錯字、舛文、衍文,校点時以圓括号標出,改正、増補以方 括号標明,注釈以外国地名為主。横排簡体字。

9. 辛亥首義与時論思潮詳録(上下)-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文庫
本書收録編輯了1866年(清同治五年)至1919年(民国八年)間先後在漢 創[ban4]以及湖北籍人士在境外参与創[ban4]的250種各類報刊中,有関辛 亥革命与武昌首義以及這一時期的政治、経済、文化、教育与社会的珍貴 資料。将衆多難得一見的相関報刊史料匯集在一起,而且包括了50余種従 未披露的新報刊,並進行了仔細的校勘考訂与深入的分析排比,具有極高 的学術价値。

10. 中間商与中国近代交易制度的変遷:近代行棧与行棧制度研究
本書以久為学界所忽略的商人群体、企業制度及其相関交易制度為対象, 研究市場変遷背景下行棧的発展演変,将行棧、行棧制度与市場交易制度 的関系作為研究的重心,探討分析行棧在近代市場貿易中的角色、作用和 地位及其在整个近代市場経済中的影響与意義。旨在勾勒出一幅以中間商 為紐帯的近代市場交易制度、交易秩序及其演変的鳥瞰図,借此探討市場 交易中伝統与現代的関系、交易制度変化的軌迹、特征和某種基本趨勢。 附《征引書目》。

11. 郁達夫全集(全12册)-浙江文献集成
本書包括小説、散文、文論、雑文各2巻,詩詞、訳文、書信、日記各1巻 ,是其時收録郁達夫作品最全、可信度最高的版本。主要以浙江文芸出版 社的分類全集和九二版《郁達夫全集》為基礎,除保留作家本人原注和一 些勘誤説明以外,一概不加注釈。発表時的特殊署名、渉及作品的一些変 更、最初発表的報刊、本全集所据的版本等,在題記和篇末注明。

12. 中国仏教芸術中的仏衣様式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庫
本書通過対仏教律典及古代文献中有関仏衣及僧衣規制的考証,明確仏像 衣着的種類、形制、披着方式等要素。同時聯系古代印度仏像衣着,対中 土出現的多種仏衣様式,予以基本様的確立,進而発掘其風格成因、伝播 方式、演変脉絡及不同様式間的相互影響,以期系統掲示出各種仏衣様式 的風格流変和興衰,使中土仏像復雑的着衣形態有脉可尋。配照相図版34 2幅、手絵插図68幅、文字図式表30个。附:《参考文献》等。 黒白插図多幅。

13. 大六壬尋源編(上中下)
本書共10巻,是一部大六壬秘訣歌賦匯編巨著,為清康熙年間六壬学者周 ?所編。全書收集衆多失伝的大六壬、金口訣方面的作品,多数為古典数術 学人、古三式研究者和民俗研究専家夢寐以求的稀有資料。全書内容广博 ,体例周詳,分類細密,編纂厳謹。其歌訣断賦文献援引之完備准確,絶 无僅有;篇章次序安排及剪裁詳略,精当実用;取象理法運用訣竅之撰解 注釈,精妙難言;所收録之《金口指玄》一書,最為完善稀有。 横排簡体字。

14. 芥子園画伝(図文珍蔵版)(全4册)-中華伝世画譜
本書為中国画的山水、花鳥、人物的基本技法,匯集了明清両代中国画名 家的杰作和智慧。毎集開篇綜述画理、源流,使画者対絵画有一个整体的 認識把握,然後再分解開来。毎一種形象従起筆到守成,都有清楚明晰的 講解和図示,最後又論述各形象的組合搭配,並配以名家画譜以資借鑑, 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統的教材体例。本書歴経二百多年的増補和完善,成為 公認最具権威的読画学画的百科全書。此次据国家図書館蔵本影印出版。 黒白図文本。

15. 中医蔵象学(第3版)
本書以概述開篇,論述了蔵象学的含義,蔵象学的形成、発展、理論基礎 和基本特点。其後除了従縦的方面分16章系統叙述心、肝、脾、肺、腎、 胆、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脳、髄、骨、脉、女子胞等臟器外, 還論述了歴代争議較大的心包、命門、精室等。歴史、全面地反映了蔵象 学的発生、発展和近年来対蔵象学的研究水平。附《方剤匯編》。

上一期



Copyright (C) 1999-2012 Frelax ShuChong All rights reserved. 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