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書籍過眼録-精品簡介 20120210 ◆◇◆◇◆◇◆◇◆◇◆◇◆◇◆◇◆◇◆◇◆◇◆◇◆◇◆◇◆ 1. 民国小説目録(1912-1920) 本目録主要收録:期刊小説目録(以期刊為単位)6022篇、日報小説目録 (以日報為単位)9466篇、単行本小説目録2364部、報刊所登广告。毎篇 作品依次為:篇名、著訳者、出版単位、出版時間等。主要参考資料:阿 英著《晩清戯曲小説目録》、王継権等著《中国近代小説目録》,以及《 新編増補清末民初小説目録》、《中国近代期刊篇目匯録》等。 附《期刊小説索引》、《日報小説索引》、《単行本小説索引》。 2. 沈徳潜詩文集(全4册)-明清別集叢刊 本書的校点以清乾隆刻教忠堂本《沈帰愚詩文全集》為底本,校以清乾隆 刻本和教忠堂本《帰愚詩鈔》等。全書收録帰愚詩鈔、帰愚詩鈔余集、一 一斎詩、竹嘯軒鈔(十四巻本)、矢音集、黄山遊草.台山遊草、南巡詩、 沈帰愚詩文稿.詩稿、帰愚詩余、帰愚文鈔、帰愚文鈔余集、帰愚文鈔(十 二巻本)、帰愚文続、沈帰愚詩文稿.文稿、浙江通省志図説、説詩(日卒)語等。 竪排繁体字。 3. 《史通》引書考 本書対《史通》所引書目加以考証。全書包括経部易類2種、書類5種、詩 類2種、礼類5種、春秋類16種、孝経類1種、論語類7種、讖緯類3種、小学 類1種;史部正史類61種、古史類32種、雑史類36種、覇史類29種、起居注 類16種、刑法類1種、雑伝類31種、地理類23種、譜系類10種、簿録類4種 ;子部儒家類15種、道家類4種、法家類2種、名家墨家類各1種、雑家類1 1種、小説家類10種、五行家1種、医方家類4種;集部楚辞類2種、別集類 6種、総集類3種。附《史通引文考略》。 4. 解読秦俑:考古親歴者的視角 本書従軍事、兵器、芸術三个方面介紹秦俑,内容包括一幅秦代的陳兵図 、秦俑矩陣的歴史意義、秦俑二号坑的象征意義、先秦陣戦中的指揮系統 、鋭士武卒与技撃、秦俑兵器芻論、白刃格斗中的利器、配套的遠射程兵 器弩弓矢、秦俑軍服考、秦侍衛甲俑的服飾与彩絵、秦俑坑的建筑芸術、 篆隶混用 異乎其趣-論秦俑文字的書法芸術等。附《秦俑兵馬坑C14的年代 測定報告》、《秦始皇陵陶俑彩絵顔料的鑑定》。 彩色照片、線型插図多幅。 5. 唐英督陶文档 本書是把四巻本《唐英全集》前面有関唐英陶務活動的几篇文章輯出,再 把第四巻後半部有関唐英陶務活動内容与新自《清宮磁器档案全集》輯出 文字,主要為過去未見之唐英、内務府官員与唐英陶務活動有関之奏折, 合並編輯而成。民国初年清宮档案散佚,因之我們今天見到的清宮文档, 尤其奏折,並非皆是当初直達御案的原本,字的俗体、異体,通体皆用。 此次整理未做硬性統一,以最大限度還原歴史原貌。竪排繁体字。 6. 賓組甲骨文分類研究 本書共分五章:賓組分類研究的意義、字体分類的理論和方法、本書的字 体分類方法、字体分類、綜合分析。在引用卜辞時,釈文一般采用寛式, 如読為“貞”的“鼎”,直接写作“貞”,読為“在”的“才”直接写作 “在”。本書中不注明書名的著録号碼全部出自《合集》;引用綴合成果 時,用“十”表示綴合関系。附《賓組甲骨文字体分類総表》、《各類型 特征性字体組合表》、《黄天樹和彭裕商挙例号碼表》、《賓組甲骨整理 十五例》等。横排簡体字。 7. 西清古鑑(全2册)-欽定四庫全書 《西清古鑑》編定于清宮南書房,南書房在乾清宮西南,又称西清,書因 此而得名。全書共四十巻,收録商周至唐代銅器1529件,[ling4]附《銭録 》16巻。此書体例[mo2]彷《宣和博古図》,毎巻先列器目,按器絵図,後 有図説,並注明尺寸,如有銘文,則附銘文[mo2]本並加考釈。書中所收的 部分銅器,此後未見于其他著録,其器形、銘文等資料僅存于《西清古鑑 》,資料价値弥足珍貴。黒白図文本,竪排繁体字。 8. 郭店楚竹書老子校注(精装)-楚地出土戦国簡册研究 楚竹書《老子》于1993年冬出土于湖北荊門郭店一号楚墓。上篇以“道恒 无為”為綱要,下篇以“返也者,道動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為重心, 而包括了談論道之本体及含徳立身等内容的文本。本校注対簡序不作改動, 惟将残片20号簡与乙編10号簡相綴接。所据釈文,参看《郭店楚墓竹簡 》及劉[zhao1]《郭店楚簡校釈》,除个別字外,尽量厳格隶写;原簡上的 墨記符号,一般均作保留。横排繁体字。 9. 祖先与永恒-杰西[ka3].羅森中国考古芸術文集 本文集收録羅森教授三十五年来在青銅器、復古維新、墓葬、中西交通、 装飾系統等領域的研究論文17篇。注意考察成套青銅器在商周礼儀程序中 的作用;集中研究上古玉器在後期的保存及重新使用;致力于中国墓葬結 構発展的研究,試図展現古代墓葬是如何為墓主人与建造者所理解;側重 西方与東亜装飾伝統的比較研究,進而掲示其重要的文化差異与相似性。 黒白插図多幅。 10. 古史辨(全7册) 本書共匯編了三百五十篇文章。第一册主要收録在《読書雑志》上発表過 的論文及《読書雑志》停刊後的通信及論文;第二册論述古史問題、孔子 和儒家問題、《読書雑志》中古史論文和《古史辨》第一册的批評;第三 册討論《周易》和《詩三百篇》;第四册收録《諸子不出于王官考》(胡 適)等学術論文;第五册收録討論今古文問題同陰陽五行説起源的総集; 第六册為《諸子続考》;第七册専收関于古史人物的伝説方面的論文。 横排繁体字。 11. 護法時期孫中山軼文集 本書輯録的軼文是《孫中山全集》、《国父全集》及其補編、《孫中山集 外集》及其補編仍未刊印的孫中山自号召、領導護法討逆斗争至仙逝期間 的珍貴文献及同題異文。軼文分談話、函電、命令、文牘、雑著五个部分, 毎篇軼文按其主要内容加擬標題,出処及原標題留在文末。軼文録自当 年各派系的媒体報道,不論文句如何都原文照録,以利全面了解当時的輿 論記録。 12. 上海府県旧志叢書-松江府巻(全11册) 《正徳松江府志》,原名《松江府志》,三十二巻,包括沿革、分野、疆 域、山、水、風俗、土産、戸口、徭役、田賦、城池、坊巷、郷保、鎮市 、橋梁、官署、学校、兵防、倉廩、驛伝、壇廟、第斎、冢墓、寺観、古 迹、守令題名、宦迹、科貢、人物、遺事、祥異等共三十一目。今以上海 書店影印天一閣蔵本為底本整理校点,書中明顯錯、訛処径改,誤字外加 小括号,正字、補字以中括号標注,不出校記。横排繁体字。 13. 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全6册) 本詞典是在調査哈爾濱、済南、牟平、徐州、揚州、南京、武漢、成都、 貴陽、柳州、洛陽、西安、西寧、銀川、烏魯木斉、万栄、太原、忻州、 績溪、丹陽、崇明、上海、蘇州、杭州、寧波、温州、金華、長沙、婁底 、南昌、萍郷、黎川、于都、梅県、南寧平話、广州、東莞、建甌、福州 、厦門、雷州、海口等四十二処方言,編輯四十二册分地方言詞典的基礎 上編成的一部綜合的漢語方言詞典,主要目的是記録当代這一歴史時期的 漢語方言的現状。毎个条目内容包括条目、標音、注釈、例句、有関説明 等。横排繁体字。 14. 古辞辨(増訂本) 《古辞辨》是《古代漢語近義詞辨析》的縮称,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古漢語 語義詞典。通過対十三経、周秦諸子等常用典籍的梳理,篩選出4000多个 常用字詞,将它們按意義的共性類聚為1400余組;在意義組内,着重分析 闡釈字詞間的内在区別。対毎个意義組大都分析了古今不同的指称対象与 範囲,在此基礎上分析字詞間的意義差異与色彩変化,尽可能掲示毎一字 詞的来源与演変,並用恰当的文献予以証明。附《筆画検字表》《漢語[p in1]音検字表》等。横排簡体字。 15. 中国文化読本(日文版) 本書は中国文化の特征を、代表的な例と資料で紹介した本である。知識 を紹介するだけではなく、中国文化に内在する精神を解き明かすことに よって、ひとびとの精神世界,生活習慣や美的感覚を表現できるようつ とめた。読者の前にあらわれるのは、生命を愛し、平和を求める、開放 的で生き生きとしたひとびとの姿であ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