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書籍過眼録-精品簡介 20070601 ◆◇◆◇◆◇◆◇◆◇◆◇◆◇◆◇◆◇◆◇◆◇◆◇◆◇◆◇◆ 1. 中国儒学百科全書 本書共收条目1866个,“儒学通論”包括釈儒、儒学経典、儒家哲学思想 、宗教観、倫理思想、政治思想、経済思想、軍事思想、社会思想、教育 思想、史学思想、文芸思想、美学思想、科技思想、儒学与其他学派、儒 学在海外的伝播等;“歴代儒学”主要介紹儒家学派在歴代的代表人物、 代表著作、使用的概念和提出的命題。条目按分類目録順序排列。附《儒 学大事年表》、《条目漢字筆画索引》。 2. 大辞海-天文学、地球科学巻 本巻收天文学、空間科学技術、地球科学、測絵学詞目約8000条,收選範 囲包括各学科名称、人物、著作、団体,主要的理論、学説、定律,重要 的自然現象,常見的儀器設備,以及重要的鉱物、岩石、宝石、天体、人 造天体等。詞目有一詞数名或一詞数訳的,一般以有関部門審定、比較恰 当或常見的為正条,其他為参見条。附《天文数据表》、《全球地質年代 表》等。 3. 商務館学漢語詞典 本詞典收2400多个字,約10000个詞,以《漢語水平詞匯与漢字等級大綱》 中的甲、乙両級的字和詞為基礎,按漢語[pin1]音的音序排列,詞条的解 釈尽量不用詞来解釈,尽量用使用者学過的語法和常用詞解釈和挙例。附 《現代漢語語法要点》、《中国行政区劃表》、《中国民族名称表》、《 漢語[pin1]音方案》等。双色本,配有彩色插図。 4. 湘報(上下)-中国近代期刊匯刊 《湘報》于1898年3月7日創刊,毎日一大張,同年10月10日終刊,共出17 7号,以“開風气、拓風聞”為主旨,内容分論説奏疏、電旨、公牘、本省 行政、各省新政、各国時事、雑事、商務,還刊登政学新書的紀実摘要、 長沙市的商品广告和毎日物价表等。 5. 老舎小説全集(全11巻) 本小説集收入老舎各个時期的小説作品,包括老張的哲学、趙子曰、二馬 、小坡的生日、猫城記、離婚、牛天賜、天書代存、駱駝祥子、文博士、 蛻、火葬、四世同堂、鼓書芸人、无名高地有了名、[gan3]集、櫻海集、 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集外等。根据初版本或発表時的報刊進行了校 勘。附《老舎年譜簡編》。 6. 中国中世文学研究論集(全2册) 本書是2004年“中国中世文学国際研討会”的論文匯編,渉及中国中世文 学的詩、詞、曲、散文、小説等文体的研究,及作家生平事迹的考証、作 品分析、版本研究,中国古籍在海外的伝承介紹等。 7. 全唐文(点校本、全7册) 本書以中華書局影印本、上海古籍縮印本為底本,据各種総集、別集、史 集以及石刻拓片,加以校勘,訂正原文,辨証作者,凡改、刪、補、増、 乙転者,均出校記,以明所据。本書属標点校勘本,包括《全唐文》1000 巻、《唐文拾遺》72巻、《唐文続拾》16巻。縦排繁体字。 8. 趙翼詩編年全集(全4册) 本編年体詩集收有趙翼《甌北集》両種,一為清乾隆間湛貽堂、寿考堂刻 甌北全集本,二為清光緒三年[dian1]南唐氏寿考堂刻甌北全集本。本次点 校,以湛貽堂本為底本,光緒本為校本。采用新印古籍通用之標点符号, 全部詩題、詩篇及注文只断句,不加句外符号。凡経与他本校勘知底本文 字脱、訛、衍、倒者均出校記。竪排繁体字。 9. 宋代筆架山潮州窯-韓山師範学院潮学研究叢書 本書内容包括潮州宋磁小記、潮州筆架山宋代磁窯分析研究、宋代筆架山 潮州窯概況、宋代筆架山潮州窯的青花磁器-仏像、宋代筆架山潮州窯残青 白釉点彩双獅戯綉枕。收宋代筆架山潮州窯磁器壼、瓶、碗、盞、盤、[d ie2]、杯、盒、罐、灯、炉、像、玩,以及其他雑件彩色図版300余幅,毎 幅介紹磁器名称、高度、口径、形制、質地、工芸等。彩色図文本。 10. 明清家具図集(2)(附光盤)-CAD世界極品家具図庫系列 本書匯集了260件明清家具制作図,毎件家具都有它制作的朝代、名称、材 料、装飾紋様的中英文対照説明,有主視図、側視図、俯視図、透視図、 大様図及尺寸,書中的図形均有編碼,読者可査詢光盤中相応的DWG文件名 ,用CAD2004打開,即可取得相応図塊。 11. 中国歴代仕女画集(第2版) 本書首先介紹仕女画的含義和性質、仕女画発展的歴史階段、歴代主要的 仕女画家等,然後以彩色図文本的形式介紹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 京博物院、中国歴史博物館、徐悲鴻紀念館等14家所蔵東晋.顧[kai3]之《 列女仁智図巻》、唐.周(日方)《簪花仕女図巻》、金.張(王禹)《文 姫帰漢図巻》、明.唐寅《吹簫図》、清.黄慎《麻姑捧壼図》等共260幅。 12. 中国現代名中医医案精華(1―3) 本書收録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軍系統的146位名中医精 選的医案1850余例,以及大量的按語、評注。這些医案渉及内、外、婦、 儿、五官、骨傷、針灸等各科的衆多疑難重症、罕見奇病和常見多発頑症 的治療経験。所收医案、按語和評注,充分反映出各家名医霊活運用中医 理、法、方、葯的独特風格和高深造詣。附《中医病証名称索引》。 |